文化部紓困政策申請兩三事
近日文化部公布了文化藝術事業防疫及紓困振興政策說明,對於熟悉公部門行政流程的夥伴或許沒什麼疑問,但對於許多沒有相關經驗的人來說,要和公部門打交道卻是一件望之卻步的事情。以下針對本次補助進行整理, 並就過去申請過的補助案經驗進行分享, 希望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。
1.哪些人可以提出補助?
本次補助範圍以六大類別為主,包含「出版事業與實體書店之營運及銷售」、 「 視覺藝術、表演藝術與工藝之創作、研發、展演及展售 」、「 電影映演、影視製作與流行音樂展演 」、「 博物館、地方文化館與社區營造之營運及展售 」、「 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之推廣及營運 」 及「 其他經本部公告之文化藝術事業項目」。
本次計畫可以申請補助的對象包含「事業」及「自然人」, 補助範圍有「減輕營運困難補助」 及「因應提升補助」兩種;「事業」兩種都可以申請,補助總額最高250萬元, 「自然人」只能申請 「減輕營運困難補助」 ,補助總額最高6萬元整。 附帶一提,這個補助總額是「每次公告」,若後續還有第二、第三次的紓困政策,可以再提出申請。
2.哪些項目可以申請補助呢?
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,絕大多數的補助案,都不包含「硬體」的採購,如:電腦、家電或其他使用期限超過2年的電子產品。因此建議以「軟體」做為主要申請的標的,包含人員薪資與酬勞、租金、行政、製作等費用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如果因為專案產生的製作項目,如:展架、展座甚至電子產品,只要能提出具體的規畫項目,是可以算在申請項目裡面的。
由於本次的補助案採「書審」的方式,評審單位可能一天要看數十甚至上百件的申請案,因此建議申請的各位務必以「清單」方式呈現,條列化將申請的項目名稱、用途、金額及申請緣由說明清楚,可以讓評審委員清楚的掌握申請的必要性。
3.該申請哪種比較容易成功呢?
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,但以核銷的難易度來說, 「減輕營運困難補助」需要檢附相關核銷單據,例如:發票、領據等等,需要平時就有良好蒐集的習慣。建議透過「量化」的數據報表,去呈現營運實際上碰到的困難,會比用文字描述來得清楚; 「因應提升補助」可以想像成一個專案的委託,建議將手上正在執行卻因為疫情擱置的專案,以數位化的方式進行呈現。不僅可以降低損失及開發成本,同時也能藉由這個機會,建立單位的網路曝光度。
4.補助案企劃書該怎麼寫?
請設身處地想一下,當你每天有數十本甚至上百本的補助案申請書要看時,怎麼樣的企畫書會比較讓你覺得輕鬆呢?「分層清晰」、「條列化」及「量化」的企劃書,除了讓看的人眼睛舒服外,在自我檢視的同時,也可以讓整個企劃的目標更將明確。以下針對本次補助提供的評分標準進行撰寫建議:
減輕營運困難
壹、受疫情衝擊情形
例如:活動或演出取消、延期;中斷拍攝或取消活動、檔期;票房收入減少;營收下降等,這部分避免用大量的文字描述,務必以「量化圖表」呈現,最好有參照的對象可以參考,例如去年同期的數字,或是整體大環境的萎縮等。
貳、營運困難情形
例如:無法發放薪資、製作成本損失、無法支付場地或設備租金等,這部分請以「條列」方式說明,並注意要和後面的「經費合理性」、「 資料完整性及妥適性 」相呼應。工作方法上可以先條列出方向後,整理相關單據及編列完預算,再回過頭來完整這段的書寫。
參、經費預算
人員薪酬、租金及其他急需之營運支出項目,例如:自雇員工之勞保投保人數、薪資總額或委託個人承攬之薪資或報酬等,請以「表格」方式呈現,並依據屬性分項說明營運支出的項目,並加總額度列出。
肆、附件
務必要與貳、參點能對應得上,最好製作一張表格並對應頁碼。
因應提升補助
壹、 強化防疫措施有助於後續營運之優化事項
本次提出計畫的目標,以「條列化」方式呈現,建議質化與量化並重,並免只有口號式的標題。如:「立足台灣,放眼亞洲」應修改為「提高品牌知名度,並有效提升標的物流量1000人次。」
貳、 提升營運能量事項之規劃
例如:研發創新、人才培育、製作排練、技術提升、數位行銷或其他經文化部部認定之項目,這部分建議提出詳細的工作方法,如:「將原有的實體化產品數位化,並透過數據分析建立品牌使用者分析」,便可進一步描述透過什麼樣的技術數位化,如何引導人流進入,透過什麼方式進行數據分析,分析後的成果將如何應用。
這部分會是整個補助的核心,因此務必以條列式的方式結合圖表呈現。
參、計畫內容可行性及預期效益
這部分請提出「甘特圖」、「質化效益」及「量化效益」, 「甘特圖」需要標註出各項工作流程的開始、結束時間; 「質化效益」可呼應目標,或事業的理念及精神;「量化效益」需要審慎評估未來結案是否做得到,會是重要的審核依據及標準。
這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很多人不提出「量化效益」,以為可以藉此避開核銷,但其實好的「量化效益」不僅可以提高提案的成功率,同時也可以做為自我督促的好幫手。
肆、經費預算
根據上述工作項目,按照屬性分類後加總,記得要標註是否含稅。
伍、資料完整性及妥適性
這邊可以提出團隊過去的相關經驗,幫助評審團評估是否有相對應的執行能力。這邊要特別提醒的是,建議以團隊過去的經驗進行延伸,避免過大幅度的跨領域開發,否則不僅有無法結案的風險,評審團也很有可能會產生疑問,在沒有簡報的情況下,這樣的風險是致命的。
最後,請記住補助案的費用是從所有納稅人而來,申請前務必仔細評估是否真的有需求,也期盼透過這篇文章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,也能降低行政人員的工作負擔。
No Comments